欢迎来到KTV招聘网!
loading
免费发布信息
·定西 [切换]
    定西KTV招聘网 > 定西热点资讯 > 定西名言/句子 >  所厉勉励也 出入三积入境与出境都致送三次 乘一对

    所厉勉励也 出入三积入境与出境都致送三次 乘一对

    时间:2022-09-08 18:54:48  编辑:快推网  来源:  浏览:346次   【】【】【网站投稿
    所厉:勉励。也 出入三积:入境与出境都致送三次。3 乘:一对。因此天子对诸侯制定制度:诸侯每年派大夫为正使互行小规模的聘问,每三年派卿为正使互行大规模的聘问,用礼来相互勉励。如果来聘的使者在礼节有了错误,那么主国的国君就不亲自为他举行飨礼和食礼,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来聘的使者感到羞愧而勉励他改正。诸侯之间如果能用礼来相互勉励,那么对外就不会相互侵犯,对内也不会相互欺凌。这就是天子用以安抚诸侯,不动

    所厉:勉励。也 出入三积:入境与出境都致送三次。3 乘:一对。

    因此天子对诸侯制定制度:诸侯每年派大夫为正使互行小规模的聘问,每三年派卿为正使互行大规模的聘问,用礼来相互勉励。如果来聘的使者在礼节有了错误,那么主国的国君就不亲自为他举行飨礼和食礼,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来聘的使者感到羞愧而勉励他改正。诸侯之间如果能用礼来相互勉励,那么对外就不会相互侵犯,对内也不会相互欺凌。这就是天子用以安抚诸侯,不动用武力,诸侯就会自行正道的工具。

    聘国用圭璋作为聘礼,这表明对礼的重视。聘礼完毕后,主国的国君把圭璋归还给聘使,这表示轻视财物而重视礼的意思。诸侯之间能以轻财重礼的道理相互勉励,那么各国人民就会兴起谦让的风气了。

    主国对待来访的客人,不论入境或出境,都向客人致送三次米刍一类的物品;把已杀或未杀的牲畜送到客人所住的旅馆,将五牢为主的食具陈设在馆舍内,还要将三十车米、三十车禾,以及超过谷物一倍的柴草都陈列到馆舍的门外;又每天致送家禽五对;随从正使的众介都有多少不等的饩牢;在朝廷上,国君为聘使举行食礼一次,飨礼二次,而其他燕礼,以及赏赐时新事物就没有一定的次数了:这样用丰厚的礼遇来表示对聘礼的重视。

    古时候使用财物,并不都是这样花费的,然而在聘礼中使用财物却如此丰厚,这主要是为了说明对两国之礼是极其恭敬和重视的。能够做到极其重视于礼,那么在国内,君臣就不会相互欺凌,在国外,诸侯之间就不会有相互侵伐的事了。因此天子制定这种制度,而诸侯都竭尽全力去实行它。

    聘、射之礼,至大礼也。质明而始行事,日几中而后礼成,非强有力者弗能行也。故强有力者,将以行礼也。酒清者,人渴而不敢饮也;肉干,人饥而不敢食也。日莫人倦齐庄正齐而不敢解惰,以成礼节,以正君臣,以亲父子,以和长幼,此众人之所难,而君子行之,故谓之有行。有行之谓有义,有义之谓勇敢。故所贵于勇敢者,贵其能以立义也;所贵于立义者,贵其有行也;所贵于有行者,贵其行礼也。故所贵于勇敢者,贵其敢行礼义也。故勇敢强有力者,天下无事则用之于礼义,天下有事则用之于战胜。用之于战胜则无敌,用之于礼义则顺治。外无敌,内顺治,此之谓盛德。故圣王之贵勇敢强有力如此也。勇敢强有力而不用之于礼义战胜,而用之于争斗,则谓之乱人。刑罚行于国,所诛者,乱人也,如此则民顺治而国安也。

    所清:冷。

    聘礼与射礼,是最大的礼。天刚亮就开始行礼,太阳快到中午了礼才进行完毕,不是坚强有力的人是做不到的。所以坚强有力的人,才有条件实行礼。酒冷了,人们虽然口渴也不敢喝;肉已放干了,人们虽然饥饿也不敢吃。太阳下山了,人们虽然疲倦了,但容貌仍是严肃庄重,不敢有丝毫懈怠,用这种精神来共同完成礼节,来端正君臣的身份,使父子相互亲爱,长幼和睦相处。这是一般人所难以做到的,而君子却能做到,所以称君子为有德行。有德行也可称之为有义,有义也可称之为勇敢。所以说勇敢之所以可贵,就贵在能够树立道义;树立道义的可贵,就贵在他能有德行;有德行的人之所以可贵,就贵在能够行礼。所以说勇敢之所以可贵,就贵在敢于实行礼义。因此勇敢而又坚强有力的人,在天下无事的时候,就将勇敢和力量用在礼义的方面,在天下混乱的时候,就将勇敢和力量用在战争上克敌制胜。用它在战争上就能克敌制胜,就会天下无敌,用它在礼义上,就会使天下顺利治理,从而和顺而安定。国外没有敌人,国内又和顺安定,这就叫作有盛德。所以贤王是如此看重勇敢与坚强有力。如果勇敢与坚强有力不用在礼义与作战求胜上,而用它在争强斗狠上,那就叫作乱人。国家实行的刑罚,所诛杀的就是这种乱人,惩处了乱人,那么人民就可以顺利治理,而国家也就得以安定了。

    子贡问于孔子曰:“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碈者,何也?为玉之寡而碈之多与?”孔子曰:“非为碈之多故贱之也,玉之寡故贵之也。夫昔者,君子比德于玉焉:温润而泽,仁也;缜密以栗,知也;廉而不刿,义也;垂之如队,礼也;叩之其声清越以长,其终诎然,乐也;瑕不掩瑜,瑜不掩瑕,忠也;孚尹者旁达,信也;气如白虹,天也;精神见于山川,地也;圭璋特达,德也;天下莫不贵者,道也。《诗》云:‘言念君子,温其如玉。’故君子贵之也。”

    所孚:通:“浮”。尹:竹上的青色。

    子贡问孔子说:“君子为什么都重视玉而鄙视似玉的碈呢?是因为玉少而碈多的缘故吗?”孔子回答说:“并不是因为碈多,就鄙贱它,也不是因为玉少,就看重它。那是因为从前君子将玉的品质与人的美德相比:玉温润而有光泽,类似于仁者的德行;细致精密而坚实,类似于智者的德行;有棱角而不伤害别人,类似于义者的德行;佩玉垂而下坠,类似于君子谦卑有礼;敲击一下,声音清脆悠扬,结束时则戛然而止,就像音乐一样动听;它身上的瑕疵并不会掩盖自身的光彩,它自身的光彩也不会掩盖自身的瑕疵,类似于忠实正直的品行;它的颜色晶莹剔透,光彩外发,而通达四方,类似于信实的德行;它的光气,犹如太阳旁边垂着的白虹一样,类似于像天一样有无所不包的美德;它蕴藏在地下,但精气却呈现在山川之间,类似于像地一样有无所不载的美德;用圭璋作为朝聘时的信物,是因为玉有币帛所没有的美德。天下的人没有不重视玉的,这正如天下的人都尊重道一样。《诗经》说:“想念我那夫君啊,他性格温柔,就像玉一样。”玉有这么多的优点,所以君子都很重视玉。

    这篇文章主要阐述在行聘礼以及接受聘礼时应注意的礼节。在本篇最后一段叙述了“以玉比德”这个观点,后来荀子继续发展了这个观点。主要是强调了玉的物性和儒者内在之“志”(情感、抱负)的相似性,亦即共鸣关系。用“玉”的“美德”来比喻君子的美德,这是一个多么确切的比喻呀!这和孔子曾提出过的“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”是相一致的,都体现了以物比德。不管所采用的物是什么,只要能与君子的品德产生联想,那么它就可以用来比喻君子的优秀品德。“玉”的品德正好与君子的品德相似,如玉“温润而泽,仁也;缜密以栗,知也;廉而不刿,义也;垂之如队,礼也;叩之其声清越以长,其终诎然,乐也;瑕不掩瑜、瑜不掩瑕,忠也;孚尹旁达,信也;气如白虹,天也;精神见于山川,地也;圭璋特达,德也”。玉与君子有这么多的相似之处,也就是为什么人们都用“玉”来比喻君子。

    说起汉朝,有个人不得不提,那就是苏武,他出使匈奴,历经二十余载的磨难,始终保持自己的民族气节,称得上是真正冰清玉洁的“君子”。

    最新便民信息
    定西最新入驻机构
    15535353523